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方式转型研讨会暨浙江省“未来课堂”培育学校第二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 ||||
| ||||
5月27日,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方式转型研讨会暨浙江省“未来课堂”培育学校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学军小学顺利召开。省教科院副院长王健敏,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郑少艾、赵川及相关领导专家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省教科院副院长王健敏博士主持,31所培育学校的课题组成员等60余人参加。 上午,学军小学以主题单元学习《确定圆形物品的圆心》和《探秘圆周率》两节课展示了基于移动终端下的“未来课堂”新形态,并做了“设计思考:梦想照进现实技术成就未来——谈基于移动学习的‘圆’单元主题教学思考”的报告,向与会者展示了学军小学在基于移动终端大单元主题设计的尝试和探索。 省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林莉博士做了主题报告。基于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她认为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已在“路上”,探讨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要重新设计学习,要重构课堂,要进行大单元、大主题、大过程的设计。 省教育技术中心郑少艾主任认为,这次研讨会看到了新的学习方式的探索,老师通过平板在资源汇聚、交流沟通、过程记录等方面做了有价值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并提出三个建议:一是要有意识的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的尝试;二是要有意识的开展基于互联网+技术下新学习方式的尝试;三是要有意识的开展基于移动学习终端全程学习的尝试。 省教育技术中心赵川老师介绍了“十二五”期间资源建设的情况和“十三五”期间在资源建设方面的目标和思路,将持续建设优质资源、建设智慧型广场和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课堂”的探索提供了资源、平台、环境等方面的支持。 下午,东阳市白云初级中学、武义县实验小学、衢州市新华小学、嘉兴市实验小学4所培育学校做了交流与分享,省教科院向各培育学校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省教科院王健敏副院长充分肯定了学军小学及4所发言培育学校在“未来课堂”的大胆尝试和辛勤努力,并提出将在下半年召开“未来课堂”成果推广会的设想,鼓励各培育学校积极围绕大单元的设计,开展重点学科、多学科、跨学科的尝试,争取办一场成果丰硕的现场推广会。 | ||||
(编辑:) | ||||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 ||||
[全文下载]: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