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未来课堂”培育学校首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 ||||
| ||||
2017年1月12日,浙江省“未来课堂”培育学校首次工作会议在杭州顺利召开。省教科院院长朱永祥、副院长王健敏,省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赵杭生及相关领导专家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省教科院副院长王健敏博士主持,31所预入围培育学校的校长、分管校长及项目负责人等70余人参加。 省教科院朱永祥院长做重要讲话。朱院长向与会学校代表介绍了“未来课堂”推进的大背景,指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少的课堂、越来越多的学习;越来越多的空间,越来越少的讲授;越来越多的联结,越来越少的限制;越来越多的虚拟实验室,越来越少的固定办公室,并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对“未来”的理解,“未来”一是可以达到的,它不是虚拟的,而是一种可能的状态,二是任何的未来都是基于现实的,“未来”是现在的高端,但是未来的常态。他指出 “未来课堂”培育学校是一个建设和研究的联盟,希望大家一起探讨适合移动终端学习的资源结构以及今后的使用和效果评估问题,并用几年的时间来转变课堂教育教学形态。 省教育技术中心赵杭生副主任对开展“未来课堂”培育工作表示高度赞同,他认为“未来课堂”的概念从省级层面提出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是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着力点是课堂,课堂是教育的核心。同时,赵主任指出,学校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改革的关键在学校,期望各培育学校能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从“解决问题、创新应用、乐学好玩、看见改变”上做文章。 省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林莉博士以“塑造我们的未来课堂——未来课堂的理念与顶层设计”为题,从对未来课堂的概念理解、未来课堂顶层设计、把未来课堂变成现实等三个方面梳理了课题组对“未来课堂”的概念、特征、变革突破口、资源结构等问题等的前期研究成果,并就未来课堂建设项目的实施路线、推进方式作了汇报。 31所培育学校在此次会议上进行了项目的分享与确定,省教科院根据工作思路向各培育学校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省教科院王健敏副院长鼓励培育学校敢于做改革的排头兵,敢于破解教育改革中的难题,期望每所学校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思考“未来课堂”建设的突破口以及资源结构建设的关键点,成为我省基础教育改革的先锋队。 | ||||
(编辑:) | ||||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 ||||
[全文下载]: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