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连续专版报道我省普通高中课改 | ||||
| ||||
继2012年9月4日以《为破解高中同质化撕开一道豁口》为题整版刊载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担的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改项目试点实施情况后,9月11日作为我国教育改革风向标的主流专业媒体《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以专版再次深入报道了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从对我省奉化市一所普通高中校长课改思考与实践的访谈切入,该报真实地记载了课改对“一所生源、师资都不是太理想的农村普高”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从实践者、决策者和研究者的三种视角立体地呈现了我省正在迈出坚实步伐的普通高中课改。 省教育厅刘希平厅长对我省以“交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为特征的普通高中课改方案作了解读,提出这次课改是我省在普及十五年教育后“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的主动出击,它的根本出发点是“有效减少必修,全面加强选修,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在这三个选择权中,尤以学生学习选择权最为根本”。希望“通过这次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浙江省普通高中内容丰富、特色迥异、形式开放的多样化选修课程体系,并且努力做到走班走校,自由选课,培养学生向着全面而有个性的方向发展,推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多样化人才。” 省教科院院长、国家督学方展画教授则强调,浙江的改革其实质在于尝试置换学校教育的基点,即将传统的重“教”置换成重“育”,将传统的重学科知识掌握置换成重兴趣特长培育,将传统的重应试能力置换成重个性发展,将传统的重教师意志置换成重学生选择。 | ||||
(编辑:) | ||||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 ||||
[全文下载]: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