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初中“新学习样态”高峰论坛顺利举行



2016-04-22 13:53:54信息来源:浙江教育科学研究院浏览次数:字体:[ ]

为探索互联网和终身学习时代面向未来的新兴学习方式及其课堂样态,加快初中学校突破素质教育改革瓶颈的步伐,4月21日,由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浙江省初中“新学习样态”高峰论坛在浙师大附属杭州笕桥实验中学举行,省教育科研孵化基地初中学校、各地市相关初中学校校长、教科室主任等近200代表与会。中国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如平博士、燕学敏博士,中国教育报编委时晓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MOOC研究中心主任王涛博士,浙江大学博导、省教科院原院长方展画教授,省教科院副院长王健敏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跃良教授、副院长钱旭升教授,江干区教育局徐晖局长、费蔚副局长,苏派教改联盟负责人等领导与专家出席会议。论坛由王健敏博士主持。

江干区教育局徐晖局长致辞,浙师大附属杭州笕桥实验中学校长高琼作《We课堂——初中课堂形态的变革与创新》主题发言。随后,来自浙江、江苏、四川三省的5所初中教师开设了10堂“新学习样态”探索课。4位教师代表以“新学习样态的课堂实现”、“幸福课堂的追寻”、“巧用小组合作机制提高英语课堂展示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语文教学的思考”等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专家们分别作了点评,指出学生学习方式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课堂教学要从知识点的落实转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掌握、自我意识的表达,教学要注重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多学科课程的整合。

在“新学习样态”校长论坛环节,温州乐清盐盆一中、桐乡求是实验中学、南京竹山中学、成都蒲江实验中学等4位校长和苏派课改联盟顾问蔡洪伟分别作了“立德树人、和而不同”、“让教育回归原点”、“做活课堂、做优质量”、“幸福教育下的新学习”、“新样态下新机制、新德育、新课堂”主题发言。专家们认为,学习先要关注兴趣、再要关注习惯、最后才是分数,基础教育要回归教育常识、落实课堂常态,新学习样态的变革需要有教育情怀与教育行动。

最后,两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方展画教授指出,“新学习样态”要先关注学生,懂学生的诉求;要勇于颠覆传统,在跨学科整合课程、主题教学、做中学等领域做积极探索。中国教科院陈如平博士做了《好学校的品质提升》专题报告,建议学校用整体的思维推进学校变革,通过融渗学校办学理念、整合学校内生变量、彰显学校教育美感等实现“好的学校”、“好的学习”。


(编辑:)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