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平厅长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签署仪式上的讲话



2011-11-22 00:00:00信息来源:浙江省教育厅浏览次数:字体:[ ]

(2011年11月15日)

各位市政府领导,同志们:
    今年7月11日,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为落实省政府与教育部备忘录,经省政府领导同意,今天我们教育厅与全省11个设区市人民政府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这是我们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我们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行动。备忘录的签署,必将会有力地保证和促进我省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均衡发展。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对各市政府领导应邀签署备忘录,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经过“十一五”以来的大发展,我省已从整体上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读好书”开始上升为社会的主要教育诉求,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均衡和公平、优质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为呼应人民群众的要求,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地通过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名校集团化”、“城乡学校共同体”、乡村中心学校带村小,实施农远工程,组织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进行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领雁工程”培训,等等,在维护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义务教育朝着均衡化方向发展。浙江已初步实现了县域范围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全省义务教育发展仍然不够均衡。除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差距仍比较大外,城乡之间在教育软件建设,尤其是教师配备上,差异仍比较明显;在不少地方,城镇学校间办学水平差异也很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和残疾青少年教育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均衡是维护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在加快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是省以下各级政府首先应该履行的职责和完成的任务。实施备忘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座各市政府都肩负着很重的责任,特别是温州、金华、台州、衢州、丽水几个地方的政府责任更重。希望我们各市政府回去后进行深入研究,逐条落实备忘录要求,并把责任落到辖区内各级政府。
    应牢牢把握目标。到2012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这是我省在义务教育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上的统一目标,是全省一盘棋的安排。各地应根据这一目标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实施本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全省如期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应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依法确保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近期省财政将对各市、县下达财政教育支出比例,我们各级政府应按比例提取和列支财政教育支出。我们还应按规定做好教育费附加征收和从土地收入中提取教育资金的工作。投入应更多地体现雪中送炭的精神,下大气力加强农村教育、城镇薄弱学校教育和困难群体教育。
    应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最突出的教育问题。科学划分学区,认真办好每一所学校,真正从源头上减少择校行为的发生。坚决压缩空编,努力把教师配足配齐,加快解决长期代课教师问题。强化素质教育,坚持不懈地抓减负,依法加强对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的管理,切实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过重的工作负担降下来。规范招生秩序,严肃查处任何形式的违规收费,有效整治各类不正之风。
    应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师德放在首位,引导教师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完善校长和教师培训机制,全面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确保地方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3%、学校按日常公用经费总额的10%,提取安排教师培训经费。改进教师管理,按要求认真做好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登记国家试点,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同时围绕促进均衡,多形式探索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有序流动的有效形式和途径。
    应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因材施教,有计划地扩大小班化教学。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减少考试次数,降低考试难度,突出能力考察,努力扩大优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主要依毕业班学生数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重。深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依法保障中小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不断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中小学校发展性评价制度,建立健全面向学生的心理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人格健康状况测评等多元评价监测体系。
    各位市政府领导,同志们,实现县域范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共同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省教育厅,我们将始终和大家一道,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在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相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浙江一定能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再次感谢各位市政府领导及与会的全体同志。

(编辑:)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
分享到:
0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