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征集全省“未来课堂”优秀教学样态的通知浙教科院〔2020〕6号 | ||||
| ||||
各设区市教科所及义乌市教科所: 浙江省“未来课堂”试点项目于2017年初启动以来,各地市培育学校分别确立研究方向和主题,进行了积极、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省教科院借助课题形式推进学校开展移动互联时代教育的新形态研究,为“未来课堂”课题研究确立总体框架,并分别召开了小学、初中段培育学校的几次工作会议及经验总结分享。为更好地总结提炼“未来课堂”的原创性探索经验,经研究,决定开展浙江省“未来课堂”优秀教学样态征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内容和要求 (一)征集内容主要包含三大主题: 1.基于资源和工具的深度学习形态; 2.混合式学习课堂形态; 3.基于学情大数据的精准教学课堂形态。 (二)征集对象。 1.浙江省“未来课堂”培育学校(见附件),各学校可根据本校的研究重点、操作亮点和特色,进行相关经验总结和梳理。 2.除在培育学校定向征集外,地市教科所如发现有卓有成效的同类探索项目亦可推荐,最多不超过2项。 (三)要求。 报送的教学样态成果,可以是技术支持下新型教学模式的总结,也可以是教学形态的具体案例,比如:学科项目、课例等。要求能体现“未来课堂”理念先进、面向未来及以学为中心的特征;总结提炼的主题必须聚焦,避免“大而全”;经验应具有引领性、操作性和借鉴性。 (四)数量。 1.地市教科所可择优推荐1—2项。 2.每所培育学校最多上报2项,单项字数不少于3000字。 (五)项目附件 可附附件,附件包括但不限于: Ø 推进“未来课堂”所设计的相关制度保障(如:教研制度、课时调整、个性化学习制度、经费支持等); Ø 资源清单及链接; Ø 学习工具清单(如:学科APP、思维导图工具等); Ø 平台数据分析与运用; Ø 新型作业设计(如:多媒体作品或技术支持的跨学科作业); Ø 学情诊断分析单; Ø 个性化学程建议或设计。 二、征集时间 2020年4月21日-6月19日。届时将在征集基础上,进行遴选培育,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三、报送方式 1.各培育学校提交的材料请发送至邮箱:pujiaosuo@126.com。 2.各地市教科所如有推荐项目也请发至上述邮箱。
附件:浙江省未来课堂培育学校名单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0年4月21日 | ||||
(编辑:) | ||||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 ||||
[全文下载]: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